首页_耀世注册_平台
首页_耀世注册_平台
公司地址:山东省德州市耀世娱乐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15832555188
联 系 人:陈新建
娱乐网址:www.cngsc.com
集团邮箱:7535077@qq.com
主页-【天聚注册】丨主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2-13 23:57    文字:【】【】【
摘要:主页-【天聚注册】丨主页 先聊聊姓氏,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氏族,也可以理解为部落,不同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的地盘。什么叫部落?简单说就是有血缘关系

  主页-【天聚注册】丨主页先聊聊姓氏,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氏族,也可以理解为部落,不同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的地盘。什么叫部落?简单说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

  比如张三他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生活在一起,然后大爷爷下面又有大伯、二伯、三伯,大伯下面又有大哥、二哥、三哥,然后又都有各自的媳妇,这样算下来一个部落可能就有上百人。大家做一下分工,各司其职,有管治安的,有管种地的,有管织布的,有管烧陶器的,有管祭祀的等等,就成了一个部落。

  当然,这说的已经是父系社会了,再往上母系社会,可能就比较复杂了,大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男方可以不负责任,到处乱串。但是,姓氏可能最早就产生于母系社会,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带个女字旁,说明那时候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大家都紧紧围绕在祖母身边,后来慢慢过度到父系社会,男子成了家族的核心人物。比如炎帝是姜姓,黄帝是姬姓,当然后来的周朝大家都知道是姬姓了。

  但是,一个家族大了怎么办?人口不断繁衍,可能都上千人了,族长已经管理不了了,麻烦也多了。好办啊,分家。

  分家之后,为了区分,这时候氏就出来了。是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族姓,证明你的血缘关系,氏是你的族群标记,证明你是哪个分支。

  比如可以以封地为氏,也可以以从事的职业为氏,或者以部落的图腾为氏,用来区分分支部落。比如神农氏,神农氏其实是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可能种地比较厉害,擅长搞农业。比如有熊氏,居住在有熊这个地方,就拿地方当了氏。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哪个部落的了。

  但是越到后世,人口越来越多,分出去的部落越来越多,氏越来越多,大家慢慢也就姓氏不分了,氏也当成了姓用。

  比如姜子牙,是姜姓,但是他的祖先分到了吕地,也就是河南南阳那一片的一个地方,就以地名为氏,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所以姜子牙既可以叫姜尚,又可以叫吕尚,当然,叫吕子牙也没错。

  特别是到了周朝,周朝封的小国又多,大家到了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当成氏,光一个姬姓就演化出了上百个氏,现在的许多姓都可以追踪到姬姓,比如王、张、杨、周、吴、李、孙、胡、朱、林等等等等,姜姓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演化出了上百个姓,所以我们才说是炎黄子孙嘛。

  古代还比较讲究,现在早已姓氏不分了。其实现在大部分人的姓只是氏,比如王二狗,放在古代大概率是姬姓,王氏,名二狗,确切叫姬二狗才对。

  当然,现在的姓氏来源很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类,比如有些家族为了避难或者其它原因会随意改姓,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南下,融入了汉族,很多也都改成汉姓,所以现在的姓都是一个相互融合的结果,已经很难分辨了。

  从有文字记录的商周开始。商周都是分封制,一般都是贵族世袭,但商周这两个朝代差别也很大。

  商朝是带有很明显的部落性质的,虽然也是封建制国家,但国王的号召力其实没那么大。商朝的特点是大哥带小弟,商是大哥,是比较强的一个部落,其余的一堆小弟分散在各个角落,称为方国。关键是各个方国没多少血缘关系,只是臣服的性质,大家都承认你是老大,不闹事就行,我过我的,你过你的。就像周本来是商朝的一个小部落,后来迁徙到陕西岐山那一片,不断发展壮大,结果到了后来联合其他方国把商朝给灭了,自己做了老大。

  到了周朝就完全不同了,武王一口气封了70多个诸侯国,光一个姓的就50多个。同姓诸侯国是兄弟子侄,异姓一般就是功臣或者前朝的一些贵族。

  比如姜子牙是最大的功臣,被封在了齐地。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在武王攻打商朝的时候主动投奔了武王,后来被封在了商丘一带,建立了宋国。

  当然,那时候生产力都很低,天高皇帝远,周王朝的控制力也没那么大,很多封国封在边疆一带为周朝守卫边疆的,但没想到后来总部反倒被反噬了。

  比如封在边角的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因为开疆扩土实力都变得很大,最后秦国还把周王室给灭了。

  齐国是边角吗?还真是。那时候在胶东半岛上有个莱国,先是臣服商朝,后来又臣服周朝,周朝的社会生产力又很难让他组织军队去那么远的地方作战。武王封齐的目的也很明确,封你到那去治理不怎么服气的异姓莱人,毕竟姜子牙再怎么说也是老丈人,但莱子国完全就是个陌生人了。就在姜子牙赶着马车去营丘的时候,莱国还来抢地盘,说本来就是我家的,结果打了一仗没打赢。但后来齐国也不负众望,不断开疆扩土,最后把莱国给平了,地盘大大扩大,实力也增强了,还成了春秋五霸。

  秦国就更离谱了,开始被封在甘肃南部天水那一带给周王室养马。那一带周边全是西戎部落,搞得秦国整天打打杀杀,天天都担惊受怕,说不定哪天就被灭族了。但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不是烽火戏诸侯嘛,宠幸褒姒,把太子姬宜臼废了,立了褒姒的儿子当太子。结果前太子姬宜臼的姥爷火了,联合犬戎把周幽王杀死了,犬戎还把周朝的都城镐京给平了。姬宜臼即位之后就是周平王啦。平王见王都破败,周边犬戎还老是来回溜达,就打算迁都洛邑,也就是洛阳,那边亲戚多,比较安全。

  这时候就不得不佩服秦襄公的眼力见了,亲自护送平王东迁,被平王正式封为诸侯,终于可以跟东方大国平起平坐了,关键是平王把关中留给了秦国。秦国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称霸西戎,占领了关中,成为一代大国。

  商周一般都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世袭,世世代代,父死子继。按照等级可以分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

  这种世袭遵循严格的宗法制,即世袭只能传给嫡长子,之下的次子,三子等等只能自降等级,比如天子之位传给嫡长子,那么二子、三子就只能成为诸侯了。同样,诸侯的位子传给长子,其他儿子降为卿大夫一级,同理卿大夫再降为士,士之后就只能成为庶民了。庶民就是平民,普通老百姓,没啥权力。当然最低的还有奴隶,这里就不算在内了。

  所以,天子的后代过上七八代之后可能就成了平民,像刘备一样在大街上卖草鞋。

  这里就得提一嘴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了。汉朝建立初期实行郡国制,就是除了郡县之外,还有封国,分封刘姓子孙和功臣。到景帝的时候,嫌诸侯国的权力太大,就搞削藩,结果造成了七国之乱,七个刘姓诸侯国起来叛乱,但最后还是被平定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还嫌侯国权力太大,有个叫主父偃的就出了个推恩令的主意,除了长子能继承封地之外,其他儿子也能继承。封国的大小本来就那么大,结果几个儿子一分,越来越小,都成了破碎的小国,也就没啥威胁了。有人说推恩令是阳谋,也确实是,孩子分自己的土地好像也没啥可抱怨的,非常符合人性,所以武帝兵不血刃就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周朝除了天子之外,诸侯国,卿大夫,都有封地。天子封诸侯,诸侯可以再封自己地盘地给卿大夫。

  其实诸侯,卿大夫有地盘倒也没啥,无非收点税,捞点财产,关键是他们还有封地上的军政大权,能自己组织军队,这个事儿就有点大了。毕竟武力就意味着权力,啥啥里面出政权就是这个道理,武力大了权力自然也就大了。

  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虽然各个封国都是亲戚,但是过了十代八代的,血缘感觉也就没有那么强了,天子的权威下降,就进入了互相争斗的时代。刚开始诸侯的地盘都没那么大,结果到了春秋之后大家都开始了兼并战争,实力大的诸侯地盘越来越大,最后比周天子的地盘都大了。关键是平王东迁之后,放弃了关中一带,相当于放弃了最大的一块地盘,导致能控制的土地急剧缩小。所以诸侯看不起天子了,开始凌驾于天子之上了。

  东周之后,天子基本上就没啥威望了,地盘越来越小,基本上只管洛阳周边的那一片。

  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兼并的只剩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几个大国,个个都拥有强大的武力,你说谁还听周天子的呢?

  那么在诸侯内部呢?其实也一样,得到封地和权力的卿大夫,也可能会超越诸侯本身,最后把诸侯给代替了,最典型的就是田氏代齐和韩赵魏三家分晋。

  齐国的田氏始祖是陈完。陈完是陈国的公子(陈国在河南周口那一片),他爹是陈厉公,后来发生了宫廷政变,他就逃到了齐国,齐桓公把他收留了,封官,还赐给田产。于是,陈完改姓了田,在齐国安顿下来。因此,陈完,也叫田完,也是田姓的始祖。

  田完其实野心不大,齐桓公要封他为大夫,他不干,说本来就是逃出来的,能收留就不错了。但是架不住他的后代野心很大,齐国国君又愿意重用,到了他重孙那一辈儿就成大夫了,以后基本上都是累世大夫,实力越来越强大,经常跟齐国国君联姻。

  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乞,借给百姓粮食的时候用大斗,回收的时候用小斗,故意给齐民让利,因此齐国的人心越来越向着田家。等到了他的儿子田成子,更是个狠角色,田家不是人口太少吗,家族成员不算很大,田成子选了一百多个大高个美女当姬妾,放在后院,任由门客胡搞,结果搞了七十多个儿子出来。田成子还发动政变,诛灭了鲍氏家族(鲍叔牙一脉),晏氏家族(晏子一脉),独揽了齐国的大权。他的儿子孙子基本上都被封为齐国大夫,朝野上下,基本上剩了田氏一家。

  到了田成子的重孙,也就是田完的九世孙田和的时候,干脆将齐康公放逐到了海岛上,自己做起了国君,这就是齐太公,史称“田氏代齐”。

  可见,商周分封时期,作为贵族的重要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世子孙地位基本上不会太低。

  但是,古人改姓(确切应该是改氏)比较随意,光田氏的后裔就比较复杂。田氏,陈氏是一家,陈完还有个五世孙,也就是田乞的弟弟,也是齐国大夫,因为有军功,被赐姓孙,他有个孙子后来出了大名,就是孙武,写《孙子兵法》那位。

  后来秦始皇把齐国灭了,但好歹没有灭族。到了项羽把秦国灭了之后,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田氏后裔又被封了王。但后来刘邦造反,韩信把齐地彻底给灭了,田氏的后代害怕,纷纷都改了姓。其中一支改姓了王,这支姓王的在汉代又出了很猛的人,这人就是王莽。王莽仿效他的先祖收买人心,又短暂过了把皇帝瘾。还有改其他姓的,不一而足。

  韩赵魏分晋也一样,韩氏、赵氏、魏氏本来是晋国的六卿之三,也是后来权力和地盘越来越大,最后直接把晋国给分了。这里面的故事也很精彩,就不详细说了,免得文章越来越长。

  但是这里面唯独出了个例外,就是秦国。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基本上就是军功爵制了,废除世袭,实行郡县制,如果想要晋升,只有通过打仗,通过斩人头,就算贵族也不行。结果秦人军人特别生猛,那打仗就跟不要命似的,为啥?多砍一个人口就改变命运了呗。秦国从此成为军事强国。但是贵族就惨了,因为不能再白吃白喝了,所以贵族才那么痛恨商鞅,等到秦孝公死了,商鞅没了靠山,贵族就开始发难,诬陷商鞅谋反,商鞅就跑了。悲剧的是商鞅路上想住店都不得,因为他出了条政策,住店必须要有凭证,商家告诉他这是商君之法。商鞅最终被杀,尸身车裂。

  到了西汉之后,分封制基本上就不是主流了,虽然也有封国,但是权力一般都不大,特别是七国之乱和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之后,对封国一般都是强力打压的,封国一般只有收税权,但是没有政治权和军权,也就是作为皇族后裔可以养活你好吃好喝,但你就别掺和政治了。

  世袭的卿大夫这些就更没有了,想做官怎么说也得有点德行和本事。但是什么叫有本事呢?怎么说也得识字读书吧,毕竟书本是最大的智慧来源,但是在古代那种条件下,什么人才读得起书?还不是有钱人么?谁最有钱?当然是那些家大业大的世家大族,地主阶层。

  秦朝的时候实行的是法家,焚书坑儒,不让人们接触知识,对人民强烈,结果二世就灭亡了。汉朝初期相当于拨乱反正了,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经济大大好转。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武帝是个雄主,社会一富裕,人心就思乱,反动势力又有点抬头,于是汉武帝想加强中央集权,大臣董仲舒就提出了那句名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思想作为武器,建立严密的忠君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

  儒生的辉煌时代来临。在朝为官的,怎么也得通点儒学,儒学开始大行天下。世家大族想要做官,也不得不研读儒学,而平民子弟想要飞黄腾达,更要研习儒学。结果,另一种畸形权力结构出现了。

  谁掌握了儒学的解释权,谁就掌握了进官的通道。精通儒学的大儒传授给自家后代或门徒,成为儒学世家,儒学世家又成为公卿世家,从而把持权力。

  另外,汉朝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察举就是地方长官考察、选取人才然后推荐给朝廷试用。征辟就是皇帝或者官员征召有名望的人出来做官。不是经常读到一些故事嘛,听说某某隐士很厉害,于是就请他出山做官,这就是征辟。

  由此可见,官员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因为能够直接举荐官员。所以如果官员的道德水准比较高的话,确实会挖掘到一些人才,但大家也知道,道德其实就那么回事,毕竟人人都有私心,特别是到了朝代后期,政治腐败,一般都成了父亲举荐儿子,儿子举荐孙子,或者师父举荐门生,亲戚朋友一家子全都当了官,门阀士族也就渐渐形成。

  比如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他的祖上就是从袁良开始发迹,袁良师从孟喜学习《孟氏易》,后来被举荐做了官。他的后代也都精通易经,然后老子举荐儿子,儿子举荐孙子,多人做到司空、司徒、太尉的职位,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这也是袁绍、袁术割据的基础。

  让士族门阀更加巩固的是从曹魏开始的九品中正制。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选出来的人才又分成九等,也就是九品。品评出的人才最后由吏部进行任用或者升迁。

  而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是家世背景,二是品行才能。其中,尤以家世背景为最。所以就导致了世家大族愈加壮大,而寒门子弟即便才能再出众也只能位居下品。这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有人就问了,难道朝廷不知道吗,任由世家大族无序发展?这就要说到为啥叫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了。

  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就是剥削制,占统治地位的是地主阶级。也可以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地主阶级,说明这些人手段高明,才能出众,处于强势地位,那么,皇帝要想统治社会,依靠的是哪个群体呢?或者说,到底哪个群体的人才最多呢?显然是地主阶级。人才并不能自然成长,更多的时候是靠金钱砸出来的。何况在古代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普通农户可能连耕地的牛和铁器都没有,饭都吃不饱,需要依附于大地主,才不至于饿死。

  在乱世之中,往往也是地主阶级、世家大族的向背决定了哪一方能够获胜。比如刘秀。刘秀除了从南阳带出的一众豪强班底之外,本身就是在河北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取得胜利,最终登基。

  曹操,袁绍,刘备,哪个都少不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自己就是世家大族,有本家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鼎立支持,加上笼络其他世家大族站稳了脚跟。当然,曹操也试图打破世家大族对权力的控制,比如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但是作用不大,最终还是没有走下去。等到曹丕称帝的时候,之所以实行九品中正制,也是向豪强世族妥协以获取拥护。九品中正制的策划人陈群本身就属于颍川陈氏,名门望族中的一员,这样世家大族就把握了官员的晋升通道。

  其实反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真正成功的很少,从陈胜吴广开始,赤眉军起义,黄巾军起义,瓦岗军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每次起义都轰轰烈烈,但最后往往都失败了,被地主阶级集团夺走了成果。这里面的原因不得不深思,贵族、地主和农民的力量对比,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社会资源的掌握等等。

  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南下,在琅琊王氏等家族的拥戴下即位,是为东晋。司马睿在皇族中的威望并不高,能够稳定住局面也全靠世家大族的拥戴,特别是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的大力支持,王导负责朝政,王敦负责军事,一文一武控制天下。至于王氏家族的子弟,自更不用说。不是有句话吗,“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的始祖,据考证是帮秦始皇打天下的秦国大将王翦,王翦、王贲、王离一门三父子,都是秦国的大将,后来王离的儿子王元为了避乱,迁居到了琅琊,也就是临沂那一片,成为琅琊王氏的始祖。

  琅琊王氏的后代世代都有做官的,王元的四世孙王吉做到了谏议大夫,王吉研习并教授《齐论语》,并成为琅琊王氏的家学,琅琊王氏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迹的。

  到了西晋末期,王氏一家很多都是朝廷重臣,王融、王衍、王祥、王导、王敦,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就是琅琊王氏。永嘉南渡之后,东晋建立,王家更是如日中天。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是琅琊王氏家族。

  顺带说一句,提名门望族的时候,必定要带上某地,也就是虽然都姓王,但只有琅琊的王氏才是真正的望族,其他地方的就不是。这也说明周秦之后,随着人口增加,姓氏分化,姓加氏也都不够用了,必须指定地名才能加以区分,就像现在,王姓人口都快九千万了,遍布全国各地,加地名也不够用,大概只能报身份证号了。

  东晋名望最高的四大家族,除了琅琊王氏之外,还有陈郡谢氏,龙亢桓氏、 颍川庾氏。

  陈郡谢氏,也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个谢,王谢并立,也足见谢氏家族的显耀。谢氏家族的名人就是谢安,谢玄了,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一战扬名。

  桓氏家族最有名的是大将桓温。桓温是东晋皇帝的驸马爷,在荆州一带带兵,后来实力控制不住了。桓温最大的功劳是灭了成汉,收复了蜀地,进行了三次北伐,其中一次打到了长安,屯兵灞上,又一次收复了洛阳。桓温的声望越来越高,有了篡位的野心,但是架不住朝 中抗衡的士族势力太大,但是到了他儿子桓玄,终于还是反叛篡位了,建立了桓楚政权,但没维持几年,就被刘裕给灭了。

  刘裕出身属于次等士族,也是永嘉南渡渡江过来的,小时候家里很穷,以砍柴种地为生。刘裕发迹是进了北府军之后,潜力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堪称战神。

  刘裕南征北战,先后平定了孙恩起义,桓玄反叛,卢循之乱,收复了西蜀,往北一直打到山东青州,灭了南燕,往西北收复了洛阳、长安,灭了后秦。在刘裕时期,南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

  刘裕见识了世家大族掌握朝政的危害,因此极力打压世家大族,扶持寒门,自此,皇权大大得到了集中。

  到了之后的齐和梁。南齐、南梁都是兰陵萧氏家族。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同样以军功上位,后来废宋帝自立,成为齐高帝。萧道成有个族弟的儿子叫萧衍,萧道成活着的时候十分器重这个族弟和他的儿子,委以重任。南齐存在了二十多年,后来内乱,萧衍趁势取代了南齐,建立梁朝,史称南梁,萧衍就是梁武帝。

  梁武帝这个人很有意思,信佛教,特别是老年的时候,几次进寺院出家,最后都是朝廷出大价钱赎回来,相当于捐款了。达摩祖师来中国的时候就是梁武帝那个时期,还面见梁武帝,俩人有段精彩的对话,有部电影《达摩祖师传》就拍了这个镜头。据记载就是在梁武帝的时候,禁止佛教徒吃肉,改为吃素,从此以后,佛教徒就形成了吃素的传统。

  在梁武帝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对南朝的世家大族是一个灭顶之灾,这就是侯景之乱。

  侯景,羯族,是北魏的一名大将,后来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侯景归附了东魏,因为不为东魏所容,又反叛投奔了梁朝。侯景刚投奔梁朝就打了大败仗,害怕梁武帝把他引送给东魏,发动了叛乱。

  这里面有个插曲,侯景投奔梁武帝之后,向梁武帝请求赐婚,想跟王氏或者谢氏结亲,结果梁武帝说王家、谢家门第太高,你不配,可以找低等的门第,直接惹恼了侯景。

  侯景叛乱之后,力量发展太快,从800多人发展到十万人,很多农民和奴婢加入,不久就攻陷了健康城,活活饿死了梁武帝,并对世家大族进行报复。很多氏族大姓遭到屠杀,或者围困饿死,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南迁来的北方豪门氏族多数被杀,几乎销声匿迹。

  在平定侯景之乱的战争中,又崛起了一名将领,这名将领就是陈霸先,南朝陈国的开国皇帝陈武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陈叔宝,被隋朝所灭。

  南北朝,南朝是宋、齐、梁、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是对东晋的继承,一个继承上一个,东晋相当于老祖。而北朝的老祖就是北魏,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东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继承,最后都统一为隋,隋又被唐取代。

  西晋亡国之后北方就乱了,胡族入侵,分裂成五胡十六国,最后被前秦统一。上文不是提到有个淝水之战嘛,前秦对东晋,结果被谢氏家族打得大败而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前秦此战之后就分裂了。

  其中在北方有个曾经被前秦灭掉的小国代国,在前秦分裂之后又复国了,改叫魏,史称北魏,北魏是个鲜卑族国家,巨能打,经过几十年就把北方又重新统一了。

  北魏初年的国都是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那时候在蒙古草原崛起了一个大汗国柔然,为了防范柔然,北魏在北方设置了六个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的地位非常高,去那当兵都是非常光荣的事儿。

  但是后来北魏实行汉化,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北边那些军镇的地位一落千丈。军民心里不满,就爆发了六镇起义,北魏国内乱了。一通,叛乱,争权的操作之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关陇集团就产生于西魏。

  西魏的地盘是关中一带,都城长安,实际掌权者是宇文泰,鲜卑族,西魏皇帝就是傀儡。西魏刚刚建立的时候,实力比东魏弱很多,东魏经常越过黄河欺负西魏。西魏的班底大多是北魏六镇的旧部,鲜卑族居多,宇文泰出身武川镇,部下也多是武川旧部。

  当时的民族矛盾还是蛮大的,胡汉之间动不动就相互屠杀。为了壮大力量,宇文泰开始寻求当地汉族豪强的支持,实行胡汉融合,相互通婚,争取了汉族地主阶层的大力支持。宇文泰这个举措也奠定了之后大唐王朝的广阔胸襟,民族包容的基因。

  宇文泰设置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统领西魏府兵。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是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豆卢宁、贺兰祥、王雄。

  宇文泰死后,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拥护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篡位,建立北周。而东魏被北齐篡权。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北方。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即为隋文帝。杨坚的儿子杨广(隋炀帝)即位后,实施,造成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并经过几年的平乱,统一全国。

  从西魏至唐,国家政权都是在关陇集团内部流转,并且关陇集团内部相互通婚,基本上都是亲戚,结成了一个统一的团体,下任政权代立之后,也很少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因此,一直到唐朝,上层权贵阶层都比较稳定。

  当然,统治阶层也认识到了这种结构的不稳定性,毕竟很容易被篡权,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压权贵阶层,扶持寒门阶层。在隋朝,科举制横空出世,并在唐朝发扬光大。

  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大量寒门子弟开始进入权力阶层,动摇了门阀制度的根基。

  但是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遗风还在,社会上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还十分巨大。除了南朝的一些世家大族已经销声匿迹外,北方尚有大量的世家大族存在,北魏时就定了“崔卢郑王”四大高门姓氏,到唐朝时又有五姓七望: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陇西李氏就是唐朝皇帝这一支,是皇姓,出身于陇西,据传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

  赵郡李氏,祖籍河北石家庄赵县一带,奉赵国大将李牧为先祖。陇西李氏在北魏、东魏、北齐、唐都十分活跃,还出过多位宰相。

  博陵崔氏祖居博陵郡,今河北衡水安平县一带。博陵崔氏在唐朝出了16位宰相,可谓权倾朝野。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人崔颢就是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出自西汉的清河郡东武城县,现在河北衡水故城县一带。清河崔氏在唐代出了12位宰相。

  范阳卢氏家族世居涿县,现在的河北涿州,始祖是东汉时的卢植,刘备的老师,儒学大家。卢氏家族在唐朝出了8任宰相,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就是范阳卢氏。唐末大乱的时候,范阳卢氏的一支东渡朝鲜,成为韩国卢氏的先祖,韩国总统卢泰愚、卢武铉都是范阳卢氏后裔。

  荥阳郑氏,祖居今天的开封市祥符区一带,同样是汉唐时期的名族大姓,在唐朝出了12位宰相。

  太原王氏,代表人物是东汉末年的王允,就是《三国演义》中将貂蝉献给董卓设计铲除了董卓的那个,官拜司徒、尚书令。太原王氏在曹魏、西晋和东晋都十分显赫,在唐朝时仍然是名门望族。

  重视名望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浓厚的社会风气,世人甚至宁愿娶世家大族的女儿也不愿娶皇族的闺女。因为这些世家大族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唐高宗还搞了个七姓十家,禁止这十家的大族相互通婚,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对唐朝世家大族打击最严重的是唐末的黄巢农民起义。黄巢本身是寒门子弟,曾经屡试不中,痛恨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因此起义之后对世家大族也毫不手软。起义军攻陷长安之后,皇族和百官遭到清洗。到了黄巢起义被剿灭,投降朝廷的黄巢叛将朱温掌握了唐朝大权,又来了一波清洗,不仅杀光了皇族,把30多位朝廷大臣沉尸黄河,制造了白马驿之祸。之后,朱温代唐自立,建立后梁。

  经过唐末的战乱,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再到朱温篡唐和后面的五代十国,前朝旧臣和世家大族权贵遭到反复清洗,从此销声匿迹,江湖再无传说。

  到了宋朝,科技大爆发,造纸术更加成熟,活字印刷出世,书本大量普及,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被彻底斩断,加上科举制的愈发成熟,权力阶层被世家大族垄断的现象根绝。

  到了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了历史顶峰,把控政治的门阀士族已无生存空间,世间再无门阀士族。

  汉代的土地兼并问题是一个让帝国困扰多年而最终把帝国推入坟墓的问题。土地私有之后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虽然两汉都曾努力抑制土地兼并的势头,但基本上算失败了。(师丹限田不了了之,王莽改革改地一比屌遭,东汉度田度地隔靴搔痒)。两汉皇族、权臣、豪强、大商人连田阡陌者比比皆是。"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武帝后儒术与做官相挂钩,以征辟察举为选任手段。虽然不能说完全堵上了底层上升的通道,但能够钻研儒经的人需要相应师承,能被征辟察举者同样需要一定的乡望(比如精通儒术、乡里称颂、孝行可嘉),所以察举发展到后期也就成了中上层俱乐部。能评议他人的家中背景深厚(比如许劭他家世出三公),被评议者也是地方头面。习儒者也因师承形成一个个官僚小圈子。

  不过"门阀士族"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晚,两汉只能说是萌芽。因为此时的人才标准仍是孝、廉、经术,而非家世(不过没有家世事实上也就很难被人评议了)。到了三国,曹魏太学崩坏,能维持家学传统的只有世家大族。东吴则对江南世家给予诸多特权。不过蜀中那一批因为武装力量薄弱后来在晋末民变中就衰落了,也就不提他们了。整个三国需要在东汉的废墟上依靠世家大族重构秩序,百姓也不得不依附于他们。

  之后九品官人法的实行才真正开启了门阀士族的时代。以现任官任中正品评人才事实上让才德人品、不论贵贱等原则沦为程式。西晋占田制则将世家占田荫客合法化。至西晋,门阀士族已经产生。

  永嘉之后,东晋皇权极度衰微,故而此时门阀政治步入盛期。先是王马共治(其间郗氏发迹),后是庾盛王衰,再后桓氏突起,谢氏安晋,桓玄代晋,最后是太原王氏败亡。各家围绕荆扬豫江,你方唱罢我登场,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但要强调的是,东晋这帮门阀大多发迹的时间不长,像郗氏、桓氏初至南方是无闻的甚至是被防备的。而且,各家更注重的是现时的官位与实权,而不只是血统,一但家中无人可挑大梁,这些大族很快就会退居幕后。

  还有要提一下一个因素,由于魏晋玄学兴盛,这些世族在魏晋之际很多都有由儒入玄或儒玄兼修的经历。如果没有玄学加持,很难融入这个圈子。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是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们在争斗不休中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微薄,逐渐抱团取暧,形成了在历史上有名的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法律承认的拥有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及优越的社会地位的士族大家,人类素来好拉帮结派,而门阀在此一事上成为集大成者。

  自东汉始,大土地所有制度的缺陷开始展现出来,累世产生的高官大族,开始如脱缰的野马般影响政治、经济,他们成功立足于地主阶层之上,形成了种种在经济、政治之上的特权。此时可看作是门阀制度的初现,但制度上,这种形式并未被承认,没有明确的规定,世族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更像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但如需长远的影响,还需要各大族不懈地努力。

  汉朝时,选拔官吏主要靠两种办法,即征辟、察举。这两种办法均无资历、出身的限制,所以在汉朝,多有寒门人士入朝为官,甚至有很多布衣卿相。这两种选官方式,在中央政府强力的时候看不出来问题,但当中央集权减弱,朝廷势微时,其弱点便爆发出来。高门大族对天下的影响远超寒门、布衣,他们甚至可以在朝廷力量减弱时控制政治局势,而寒门在此时便显得微不足道,而两汉的选官制度对高门对政治的影响显然不利。于是,为了寻求与大族的合作、争取世族的支持,曹丕“轰轰烈烈”地向“察举”“征辟”宣战了,他接受了颖川人士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官人法”,也就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以“世”、“才”、“德”三个方面为考察因素,合格需三者并重,此时选官,仍注重社会的影响,观察着舆论方向,但不久世族便露出了其丑陋的嘴脸。

  选官时,以吏部在各地选取著姓士族中人为“中正”,“才、德”渐渐被剔除在三个选才基准之外,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挂着“九品”之名,实际上只是选择家世了。因此,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正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一力促进了士族门阀的发展。

  汉末后,门阀对朝廷的影响力更为巨大,加之三国以来的持续割据混战的局面,获得士族的支持成为了各军阀的重要战略,士族乐见其成,甚至通过政府所颁行的一些其它的制度牟取在经济上的一系列特权。

  如三分天下时东吴推行复客制、领兵制,直接保障世族的利益,甚至在此后,世族通过政府获得了免役、免税的特权,如曹魏后期所推行的“给客”制度,“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族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也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此后,此风愈演愈烈,在西晋时期甚至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制度,“荫户制度”,“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

  魏晋时其士族门阀的发展之风,虽然猛烈,但尚不足以致寒门于“死地”,因为他们尚未完全填死寒门士子上升的道路。此时的士族门阀的发展虽然令寒门与士族的竞争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但仍能举才德之士——毕竟士族之间也有竞争,光养着一无才无德之人又如何与其它的大族相争,他们也希望能够吸收到才德之士。如西晋时期,王浑之子王济欲以其妹给一“有俊才”的兵家子为妻子,连他母亲都称赞“诚是才者,其地可遗”。这说明无论世家大族还是朝廷,都是求贤若渴的。

  门阀发展的巅峰,是东晋及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士庶之别,几为天隔,寒门晋升的途径几乎被完全地斩断,门阀发展到了与皇族联合统治的地步,可畏可怖。西晋之后,东晋虽然建立起来,但其皇权弱小,东晋皇族无力约束门阀,又需要依赖门阀维持统治,最终作出让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方针。世家大族在皇帝的默许之下,跳出了法律的约束范围。国家通过设置侨州、郡、县,为世族做官增加位置,又通过不收租的形式来讨好门阀,导致门阀势力急剧发展,甚至于专断朝政,对国家安危造成严重威胁。

  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因为国家洗牌,影响力减弱了一些,无法再控制朝政,但其政治、经济睥特权及社会地位未受到削弱,仍在法律上存在效力,北魏孝文帝甚至积极推行鲜卑贵族的士族化,可见门阀此时的影响力。南朝甚至有明文规定,“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

  同理,这条规定仅对寒门士子有效力,大多数的高门,其子弟仅十余岁便入仕为官,如梁进王锡年仅十四岁便入朝为秘书郎,又有范阳张缅,出身南渡中原大族,仅十八岁即出任淮南太守,其弟张缵十七岁入朝,二十三岁便拜吏部长史,兼任侍中,活脱脱的朝中大员,人言“恨其晚矣”——高门大族的狂欢莫过于此。高门大族为巩固其地位,下手之“黑”可谓耸人听闻,十四岁的孩子入朝为官,二十三岁的朝中大员,只是其“狂欢”之下的缩影,朝政时势难免被这群“孩子”搞得乌烟瘴气。

  虽然士族中总会有大才冒出来,但又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的说法,就算被纳入朝廷亦难以支撑下来,统治也就逐渐崩盘。高门大族为了巩固统治,拼命地往朝中塞自己的人,但也正是这些人,逐渐将统治推倒,实在是犀利的讽刺。

  门阀制度的危害在隋朝时期猛烈爆发出来。隋文帝杨坚以莫测的手段结束了近四百年的纷争一统全国,其继承人杨广虽然看出了门阀的危害,却操之过急,以激烈的手段打击门阀,最终引门阀激变,隋朝便与门阀同归于尽,这倒让唐朝捡了便宜。

  其实门阀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群体,门阀士族在很多人眼里是九品中正制的产物。然而这里作者得和大家解释一下,并非九品中正制诞生了门阀士族,而是门阀士族选择了九品中正制。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莫非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然而这并不是,先有门阀才有九品中正制,而生出门阀这个怪物的“母鸡”,则应该是察举制。

  所谓门阀,首先要和大家明确一下概念,门就是门第,阀就是阀阅。说穿了,门阀就是高门才能称为门阀,有世代为官的显赫背景,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在朝廷地方都能一呼百应,这是一个优秀门阀的基本素养,典型的就是汉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群雄面前就是如何选拔人才。众所周知,天下人才出魏国,魏国人才去秦国。战国时期如魏国这样的国家,产生了李斯、 商鞅、 范雎这些人才,然而他们统统跑去了邻国,就是因为人才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

  在秦国可以军功得爵,但是在东方六国的上升通道十分闭塞,这一问题到了汉朝时期刘邦首先开始想办法解决。刘邦毕竟是泥腿子出身,气量宽宏,眼界博大,他认识到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才者未必是王侯,所以下诏求贤。

  到西汉中后期,汉朝已经形成了一套察举体系,就是地方官发掘优秀人才,然后开始层层推举到中央,但是这种体系的弊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与察举制一起存在的还有所谓的“恩荫”也就是老爸当了官,你也能接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套利益网络。参与察举的官僚往往都倾向于选择家族内部人员,通过恩荫继承职位再通过察举扩大规模,不同家族之间互相联姻。外加上儒学体系所造成了各大家族之间的广泛交流,终于到了东汉中后期形成了大量“高门”,他们盘踞朝廷的重要职位,占据着最大的社会资源,手握重权,而且和地方的关系密切,最典型的就是袁绍。

  在曹丕篡位之后,顺应士族们的要求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大家可不要以为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第选人,《宋书·恩幸传》说得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九品中正制设立的目的,并非是以门第,而是希望以才能选人。然而九品中正制的设计比察举制更加不合理,察举制的推举通道州郡官吏都有资格推举,可以说还是相对比较广泛的。

  而且汉代盛行清议,就是品评人物,名士们掌握很强的话语权,可以评价人才,比如曹操就曾经得到过所谓:“治世之贤臣,乱世之英雄”的说法。然而问题在于,九品以后,所有的地方选拔权利全部集中到了中正官的手里。

  所谓中正官就是专门负责地方选拔评定人才的,那么选拔人才的标准呢?——九品。所谓九品就是把人才等级分就等,但是人才这东西不好分,所以发展了一下就是把你祖上分了九等,所以九品中正制就彻底变成了一场门阀士族的盛宴。

  在东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发展到了巅峰,王谢等高门子弟出生就是五品。也就是说王谢的高门子弟那就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水平。他们一出生就是官,至于说干什么职位其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王羲之父子就曾经被人问到他们是干嘛的?王徽之先生仔细思考了以后表示,自己能可能是管马的,然后就进入了无厘头问话,“您既然是管马的,那么您管几匹马呢?” 王徽之这时候直接进入了哲学模式,“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管马的,哪能知道管几匹马?”

  虽然这帮人确实是令人无语,但是又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毕竟士族高门的利益集团牢不可破,中国历史上皇后名字能够完整被人记录的朝代其实只有东晋。

  因为东晋的皇后基本都出自高门,随便翻一下就知道,王谢占了一多半,皇帝是谁无所谓,皇后肯定是门阀出身,这样就能万年不倒,整个南朝基本都是如此,所以尽管南朝风云变幻,但是士族都是不动如山,然而这些门阀士族想不到,就在他们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空前浩劫已经悄然而至。

  公元549年,侯景进入金陵。他已经抛弃了最初维持军纪的温情面孔,露出了狰狞的爪牙: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门阀士族的末日开始了。侯景进入金陵之后,首先对梁武帝提出要和王谢结姻,梁武帝表示王谢高门,侯景配不上,侯景表示,我配不上,但是我的屠刀配得上。侯景使用武力彻底清洗了江南高门,曾经在金陵城中高卧谈笑风生的门阀贵族们遭遇了灭顶之灾: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侯景之后再无王谢,所有的荣耀和梦想都化为灰烬。侯景解放了那些作为门阀贵族奴仆的隐藏户口,可笑的是,侯景的这个做法居然颇得人心:人人感恩,为之致死。一面血腥的屠刀,一面是被解放奴仆的狂欢,整个金陵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南朝的门阀就此一蹶不振。

  然而北朝的门阀并没有因此彻底毁灭,自晋末以来,进入中原的北魏等政权无不与门阀紧密合作共同治理天下,侯景之乱毁灭了南方,但是起于关陇的贵族门阀集团还是最终夺取了天下,唐廷上台之后建立了所谓的“五姓七望”的门第品级,似乎门阀的好日子已经重见天日了,但是隋文帝到唐玄宗历代皇帝的一项制度真正给门阀政治的毁灭埋下了伏笔——科举。

  通过考试选拔官僚,这一制度在隋唐的完善使得寒门子弟进入上层变得名正言顺有法可依,同时也让整个中国的门阀开始颤抖,不过唐朝时期仍旧是门阀的天下,因为唐廷的荫袭继承和门阀选官的基础还在,另外五姓七望为代表的门阀实力依旧强大。所以河东裴氏、 弘农杨氏等门阀仍旧远超于寒门。

  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唐朝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数量太少了,整个唐朝时期通过科举选拔的进士人数才7448人。唐朝有将近300年历史,平均一年的人数还不及3人,所以唐代科举并未能占据主流。但是门阀贵族们想不到,比侯景之乱更加恐怖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黄巢之乱以后,崩溃的唐帝国中央再也无力控制全国藩镇。以朱温为代表的军阀势力快速崛起,掌握全国,另外朝中宦官与朝臣的争斗也是十分疯狂。

  终于在公元904年,河南军阀朱温率军进入关中,诛杀了所有的宦官,同时,也清洗了唐廷朝堂上几乎所有门阀。朱温为了逼迫唐廷迁都洛阳,在亲信李振的鼓动之下,借口诛杀左仆射裴枢等朝臣三十余人,“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

  伴随着黄河水的滚滚浊流,朱温展开了对朝廷范围内所有忠于李唐的门阀贵族的大清洗,这次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摧毁了门阀存在的基础。宋太宗扩张科举之后,门阀这一曾经主宰中国历史的贵族集团,彻底退出了舞台,应该说,依靠屠刀打破秩序总是格外的残忍和暴虐。

  复次,汉武帝使儒学成为官僚政治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于是,形成了一批世代传经与累世公卿相表里的大族。

  最后,世家大族政治上把持朝政,思想上由儒入玄,形成了我们印象里的“门阀政治”中的士族。

  先秦的贵族政治与封邦建国互为表里,贵族世代参与政治,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的统治体系。

  第二,这些贵族是世袭的,统治集团的人员来源非常有限,行政效率也不是非常高。

  从西周到战国,“不亲同姓”“弃贵族”一直都是统治者的大罪名,如果统治者罔顾贵族利益,想要吸纳其他阶级的人进入统治集团,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甚至导致王朝的覆灭。

  先秦文献阐释夏桀、商纣之灭时,即提到了“弗作往任”“率割夏邑”“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的罪名。

  所以,社会阶层扁平的秦反倒比六国有些僵化的old power有战斗力多了。因为它能有效地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及时地做出反应。

  他面对的朝廷,有:先秦遗风留给他的贵族,前朝秦留给他的小吏,汉高祖留给他的功臣,后宫留给他的外戚。

  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使得儒家的五种经典文本《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成为国家认可的“帝国经典”。此后,他又确立了博士弟子员及博士迁官制度,借助太学这一制度化的机构对博士弟子进行考核,进而为帝国的官僚系统输送储备人才。

  在此之前,战国至秦的博士只是一个以备咨询的顾问,他们“承问对”“不治而议论”,对国家政治发表意见,但并不承担研治经典并培养人才的专门任务,只是战国以来尊士、养士风气的一种代表。

  首先,他在建元五年(前136)设置五经博士,将儒家经典与博士联系起来,发起了尊崇儒学的号召;其次,在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确立了博士弟子员及博士迁官制度,将博士转化为教育官,博士弟子则成为了帝国官僚制度的储备力量,这一储备力量的考核条件是学识,而非家世与爵位。

  从此以后,经学教育与出仕为官联系到了一起。博士弟子可以通过每年的经学考试获得晋升机会,成为文学掌故方面的官员。更优秀者,可以成为郎官,再进一步,成为正式官僚。

  于是朝堂之上,“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通过研习儒家经典出仕成为两汉重要的政治传统。

  更何况,并不是有书了就能读懂经典的,还要懂阐释。汉代学者讲究师法,要求经学知识渊源有自,不可以自出机杼,随意解释。

  可是,秦汉之际毕竟经历了经典传承的断裂,焚书/挟书律让经典解释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掌握解释权的学者可以获取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居于高位的权贵为了后代的仕途考虑,必须接受儒学改造。

  于是,种种原因作用下,产生了一批世代传经的大族。学术上,家族传承使他们很容易地获得了经学修养;政治上,与“世传一经”相对的往往是累代公卿。

  一方面,有文化的人靠文化做官;另一方面,没文化的人靠文化粉饰自己(即便有武装力量和大片土地的豪强也往往不得不如此)。

  这些世家大族同时垄断了学术与政治,又或者说,正如贵族政治与封邦建国互为表里,官僚政治与世家大族也是如此。

  东汉末年,战乱、饥馑、瘟疫让很多人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包括上述的大族子弟。

  何况,“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政治高压也迫使着知识人寻找心灵上的解脱。

  王衍出生琅琊王氏,长于清谈。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王夷甫,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则是清谈误国。

  很多年后,桓温北伐,行至汉南,看到他从前所植的杨柳均已长大,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讲了句:“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明清之际的顾炎武说:“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有百余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也。”

  王衍被石勒杀死了。但他流下了两样东西:其一,还将继续发展下去的清谈遗风;其二,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司马睿与王导趁此机会,在江东建立了东晋政权。永嘉元年九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至建邺。后来,司马睿成为了晋元帝。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晋元帝的践阼,很大程度上是因人成事。所以他不得不与士族共治天下。

  他始终居于中央机要之位,其从兄王敦则总征讨于上游,王氏家族的不少人都居于内外显要之地。

  东晋百年门阀政治的格局自此展开,琅琊王氏之后,又有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粉墨登场,把持朝政。

  而在学术上,自魏晋以来,玄学已逐渐取代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世传一经的世家大族也逐步变成了尚玄的士族阶层。

  在这些尚玄的士族中,一方面是掌权者把持朝政的昭昭野心,一方面又是子弟们无可避免地尚清谈、贱实务的现实。

  东晋朝廷就这么矛盾、扭曲地维持了近百年。各个士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都只能分享皇权,而不能一家独大,取代司马氏。那些企图篡晋的士族,如王敦、桓温等,都没有成功。皇族与士族之间、各个士族之间,都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对这些崇尚清谈的士族而言,衰落是不可避免之事,何况还有北府新兴力量的升起。

  尽管士族也常常遭遇清算,但他们掌握历史、典章和舆论,还有自己的庄园、部曲,皇帝要擢才取士、赞礼充使,都不能不倚重他们。

  历史的惯性使士族的特殊性继续维持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士族虽然不能再凭陵皇室,却仍然有极大的社会、政治优势。直到最后,与北朝合流而屈服于隋唐的皇权政治。

  而在南北合流之前,江南的土地上,仍旧上演着“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故事。

标签:
相关推荐
  • 首页〈创赢娱乐挂机
  • 主页-【天聚注册】丨主页
  • 恩博娱乐平台-登录
  • 恒悦注册恒悦平台娱乐【联盟认证】
  • 首页!阳光娱乐主管
  • 鼎汇注册鼎汇平台注册【联盟认证】
  • 世纪娱乐主管-首选注册
  • 信无双娱乐注册-平台注册
  • 首页-玄武娱乐「首页」
  • 首页。M5娱乐平台。首页